印度农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正面临着来自自然的严峻挑战。由于长期干旱和异常暴雨的双重影响,2024年甘蔗产量显著下降,而甘蔗是制糖和乙醇行业的主要原材料。
干旱与暴雨严重影响印度
根据印度农业部的报告,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北方邦等甘蔗主产区的产量下降幅度达到15%至20%。上半年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随后秋季又遭遇异常暴雨,导致甘蔗干枯或被淹,收成的质量和数量均大幅下降。
根据印度制糖厂协会(ISMA)的数据,2024年糖产量可能降至约2700万吨,而2023/24榨季为3200万吨,低于年度消费量的2900万吨。
马哈拉施特拉邦索拉普尔地区的甘蔗种植农民施里坎特·英格尔表示:“通常情况下,我们每公顷能收获约120-130吨甘蔗,但2024年尽管已尽全力,产量仅为80吨。”
全球“糖仓”面临的挑战
作为全球第二大制糖国,印度甘蔗产量的下降不仅影响国内市场,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预计印度的糖出口量将从去年的600万吨减少至400万吨,这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甘蔗产量的下降使得2024年下半年印度国内糖价上涨超过20%,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成本。此外,乙醇生产也因此受阻,而这一领域是印度政府为减少对能源进口依赖而重点发展的方向。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警示
印度甘蔗产量下降不仅是国内问题,也为其他依赖农业的国家敲响了警钟。面对气候变化,适应与创新是保护经济和全球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
2024年甘蔗产量的变化,清晰地体现了气候变化对印度农业日益加剧的影响。在天气条件愈发恶劣和难以预测的背景下,印度农业需要采取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例如使用抗旱作物品种和改进水资源管理系统。
越南需从印度的教训中汲取经验
印度甘蔗产量下降的情况同样为越南敲响了警钟——越南是一个以农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虽然越南不像印度那样是主要的甘蔗和糖出口国,但国内甘蔗产业仍面临类似的挑战。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直接影响到越南西原地区和西南部重点甘蔗种植区的产量。同时,来自廉价进口糖的竞争,使得许多国内制糖厂陷入困境,甚至被迫关闭。
为应对这些挑战,越南需要重点改良具有抗旱能力的甘蔗品种,提高种植效率。此外,还需制定政策保护国内甘蔗产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确保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供应。